close

images

前言
對一般大眾而言,尿失禁是一令人困擾的毛病,小便時常在不受控制的情況下滲出,這時好糗。根據國外研究調查顯示,女性族群在過去一整年中至少有一次尿失禁經驗者之盛行率介於25~51%間,盛行率隨年紀增長而增加,並常發生於有認知障礙的病人族群。某些狀況下如懷孕或生產後也都可能引起尿失禁,且大部分人於產後,尿失禁毛病會消失。女性尿失禁常見類型為應力性尿失禁(stress incontinence)、混合性尿失禁(mixed incontinence),而急迫性尿失禁(urge incontinence) 則較少發生。尿失禁嚴重影響個人的生活品質,其影響程面包括生理、社會、角色功能、心理健康和全身之健康。
 
引起尿失禁之危險因子
婦女常見引起尿失禁的危險因子包括生育、肥胖及功能障礙,其他可能的危險因子包括童年時期有遺尿(enuresis)經驗、糖尿病、中風、憂鬱症、大便失禁、陰道分娩、會陰切開術、雌激素缺失、泌尿生殖系統手術(如子宮切除術)等。另外藥物也可能惡化尿失禁,相關藥物及其影響如表一所示。
女性尿失禁之藥物治療  
尿失禁之治療措施
尿失禁之治療目前採階梯式治療方式,由改變生活方式開始,紀錄生活中可能影響尿失禁的因素可以幫助治療尿失禁;如針對過重之女性採行減重計畫,可降低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發生的機率;其它如控制水分攝取,每日飲水量不超過2公升;避免飲用含咖啡因或酒精飲品;減少夜間水分飲用量等,之後視尿失禁嚴重程度進行行為療法和藥物治療。行為療法一般建議運用於輕微至中度漏尿症狀之壓力性或混合性尿失禁患者;行為療法包括膀胱訓練(bladder training)和骨盆肌肉訓練。
 
尿失禁之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廣泛用於單以行為治療控制不佳之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型尿失禁,而用於壓力性尿失禁的藥物則較少。 尿失禁之藥物治療包括抗毒蕈鹼性藥物,α腎上腺素作用劑,β3-腎上腺素受體作用劑,duloxetine,雌激素(局部使用),α腎上腺素阻斷劑,肉毒桿菌素等。
 
Antimuscarinics (抗毒蕈鹼性)之抗膽鹼藥物
這類藥物包括oxybutynin、tolterodine、fesoterodine、trospium、以及對膀胱和胃腸道M3毒蕈鹼接受器頗具選擇性作用的solifenacin和darifenacin,是最常用於急迫性尿失禁之處方用藥,這些藥物 原則上是透過增加膀胱容量,減少逼尿肌不自主的收縮來控制尿失禁。
許多藥物研究結果顯示規律服用抗膽鹼藥品,其抗膽鹼效果會隨服用時間持續增加,直至4週後達最大作用效果,因此,這段時間應避免因病人症狀未緩解而調高劑量或停止藥物治療。這類藥物選擇主要視藥費支出,服藥頻次,藥物與藥物間的交互作用,潛在性藥物不良反應和同時存在可能增加藥物不良反應疾病來決定。當病人對其中一個藥無療效反應時,不代表對其他藥物也無反應。
老年患者需留意抗毒蕈鹼性藥品之使用,盡可能以最低劑量開始使用,再視需要增加劑量。抗毒蕈鹼性藥物常見副作用包括因唾液分泌減少造成口乾,水晶體睫狀肌麻閉引起患者對近處物體的視力模糊,心搏過速,困倦,認知功能降低,腸道攣動受抑制所造成的便秘問題,然而為緩解便秘和口乾不適所補充的水份也許會造成尿失禁惡化。另口乾過度可能導致齲齒發生,因此長期持續抗毒蕈鹼性藥物治療者建議要定期於牙科追蹤檢查。在其它疾病考量上,對於同時有胃滯留和狹角性青光眼的病人,抗毒蕈鹼性藥品屬禁忌用藥。合併癡呆的老年人使用這類型藥物之風險遠大於利益。
 
α-腎上腺作用劑 (Alpha-adrenergic agonists)
本類藥品藉由刺激尿道平滑肌收縮,短期用於混合型尿失禁治療,然而可能造成殘餘尿量增加,而導致應力性尿失禁惡化。這類藥品常用品項為imipramine。Imipramine原本屬於三環抗焦慮藥物,具α腎上腺作用和抗膽鹼作用,不建議使用於合併認知障礙且正使用膽鹼性藥物治療的老年族群。Imipramine主要副作用是全身倦怠、嗜睡、口乾及姿態性低血壓。Imipramine不能和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同時服用,以避免癲癇及少見的血清素症候群(高血壓,高熱,肌陣攣,精神狀態改變)發生。長期服用imipramine後,如果需要停藥則需採取漸減方式停藥。
 
β3-腎上腺接受體作用劑(Beta 3-adrenergic receptor agonists)
第一個β3腎上腺接受體作用劑 “mirabegron” 於2012年由美國FDA核准上市使用於膀胱過動症治療,台灣目前則尚無輸入。主要控制尿失禁的機轉是透過刺激膀胱壁上β3 -腎上腺接受體,促使膀胱鬆弛,增加尿量儲藏量。目前僅有少數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其可減少排尿頻次,常見副作用包括高血壓、鼻咽炎、尿道感染、便秘、疲倦、心搏過速和腹痛,因此對於血壓控制不良者不建議使用這類型藥物。
 
Duloxetine
Duloxetine是一種選擇性針對serotonin及norepinephrine 再吸收抑制劑,在歐洲其可用於應力性尿失禁治療,主要機轉乃藉由刺激會陰運動神經元α腎上腺素和5 - 羥色胺受體(5-hydroxytryptamine-2- receptor),來改善排尿症狀,然而美國FDA尚未核准此適應症,台灣FDA亦是。噁心是duloxerine常見的不良反應(23%),雖然連續服用數週後症狀可逐漸獲得改善,然臨床試驗結果顯示,約20%的人會因藥物不良反應而停止此藥物治療,另duloxerine不建議使用於慢性肝炎患者。
 
Estrogen
一系統性研究結果顯示口服estrogen可能會惡化尿失禁問題,然而局部使用estrogen則可能可以改善尿失禁症狀,但目前並無明確的證據。
 
α-腎上腺作用抑制劑 (Alpha-adrenergic antagonists)
一小型隨機研究結果顯示,有排尿困難合併低排尿量的女性病人,每日服用0.2 mg的tamsulosin 達六星期,約35%的人可獲改善4。α-腎上腺作用抑制劑可能適用於上薦骨脊髓受損(suprasacral spinal cord injured)或多發性硬化症患者(multiple sclerosis)。食物會影響本藥物的吸收,建議每日於固定時間飯後30分鐘服用。
 
肉毒桿菌素A型 (Botulinum toxin A)
膀胱過動症(Overactive bladder syndrome,OAB) 是一群集性的症狀,包括尿急,頻尿,急迫性尿失禁和/或夜尿,主要與逼尿肌過度活動,逼尿肌不自主收縮有關。Botulinum toxin A具抗膽鹼作用,於逼尿肌處局部注射,對頑固性急迫性尿失禁及逼尿肌過度活動者約69%的人可能可以獲得改善,然26% - 43%的病人於治療後4-6星期可能發生尿液滯留的問題,而需藉助導尿來幫助排尿。下泌尿道局部注射Botulinum toxin可能有感染之虞,發生率介於6-35%間,Botulinum toxin導致的全身性副作用並不多,但並不排除Botulinum toxin會由注射部位擴散至全身,當病人有吞嚥困難,眼瞼下垂,頭困難,腿無力和麻木時,需考量此可能性。
 
結論
尿失禁的治療方式主要採階梯方式,由改變生活方式開始,降低每次飲水量,特別是睡前幾小時,並避免食(飲)用含咖啡因和辛辣的食物,若患者有過重的問題,則需進行減重,隨後並給予行為及藥物治療,對於上述無效之嚴重病人則予以手術治療。臨床上對於尿失禁的治療藥物大多數是針對逼尿肌不穩定所造成的尿急,尿失禁或是所謂膀胱過動症的治療,目前針對應力性尿失禁尚無理想用藥,duloxetine也許可以提供些許療效,但部分病人對本藥耐受性並不好。過往認為雌激素對改善更年期相關症狀有幫助,但近期研究分析發現口服雌激素可能會惡化尿失禁,而雌激素局部使用則反而可能可以改善病人失禁的症狀。
 
參考資料
1. Cody JD, Richardson K, Moehrer B, Hextall A, Glazener CM. Oestrogen therapy for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9.
2. Chang SJ, Chiang IN, Yu HJ. The effectiveness of tamsulosin in treating women with voiding difficulty. Int J Urol.
2008;15(11):981.
3. Brubaker L et al.Refractory idiopathic urge urinary incontinence and botulinum A injectionJ Urol. 2008;180(1):217.
4. Flynn MK et al. Outcome of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 controlled trial of botulinum A toxin for refractory overactive bladder. J Urol. 2009;181(6):2608.
5. Sahai A, Khan MS, Dasgupta P. Efficacy of botulinum toxin-A for treating idiopathic detrusor overactivity: results from a single 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 controlled trial. J Urol. 2007;177(6):2231
 
參考資料
1. http://www.uptodate.com. Epidemiology. Risk factor, and pathogenesis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2. http://www.uptodate.com. Treatment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女性尿失禁
    全站熱搜

    sesseat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